► JOIN OUR DISCUSSION

IDS 2017 整體發展趨勢大綱
IDS 2017 - Outline of the trend

這次 IDS 是數位牙科大鳴大放的一次,展場裡大約七成以上攤位都與數位牙科相關,本文先針對數位牙科各個項目發展提出簡略的描述,之後每個單項都會再有若干專文報導:


1. 口掃機發展已趨完善,先驅廠商則是更進了一步

原本在技術上有些許落後的 Planmeca 跟 Carestream 推出的口掃機已經追上水平,達到臨床可用的操作性;CEREC 的軟體加速、3shape 的無線掃描與陀螺儀操作、Dental Wings 的手勢操作則是新的亮點;VOCO 提出的雷射口掃原理可以穿透軟組織,目前還在研發階段,如果真的成功可能可以不需要排齦;也開始有一些小廠商嘗試著製作口掃機,整體來說,口掃機已經是一個成熟度很高的產品。

請參考:
1. IDS 2017 口掃機總評測


2. 設計軟體定位開始明顯,診所端跟技師端軟體功能呈 M 型分布

原本只有技師端設計軟體的 3shape 跟 EXOCAD 都各自推出了簡化版的診所端軟體,使用類似 CEREC 的「下一步」設計流程,減少能調整的參數以及贋復物種類,大幅減輕醫師在軟體設計上的負擔,進而縮短診所端當天完成所需要花的時間,發揮 CAD/CAM 的真正價值;CEREC 則是進一步優化了軟體流程,經由更多電腦的自動化計算減少操作步驟以及等待時間,改善使用者介面。

相較之下,技師端軟體則是各自擴增了能製作的贋復物種類:CEREC InLab 增加了咬合板設計;EXOCAD 增加了植牙手術導板、DSD 整合;數位全口假牙的各家方案這次也隨處可見,這都大幅增加了數位技工室能製作的範圍。


3. 研磨機的大量爆發

可能是很多 CNC 廠商突然發現牙科需要他們,這次展覽的研磨機廠商特別多,從診所端磨瓷塊用,到技師端可以自動切換很多盤的機型,各種五花八門,走三間就是一家,如果想自己選擇研磨機的醫師將會遭遇很大的困難,需要對研磨機的各項性能意義更加了解。

備受矚目的 Ivoclar PrograMill One 是目前少見的診間用五軸研磨機,將會有專文針對其報導;亮點是 Dental Wings 提出了雷射研磨概念,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發展方向;還有 Amann Girrbach 搭配 VITA VIONIC® FRAME 的樹脂牙研磨盤,客製化的樹脂牙對數位全口假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

4. 3D 列印在牙科開始正式蓬勃

一樣,3D 列印廠商可能也發現牙科需要他們,今年第二多的廠商就是各種 3D 列印,目前主要還是以 DLP 數位光處理或 SLA 立體平板印刷為主;有些廠商也推出了針對各種牙科需求的液體 (蠟、模型、假牙齦、咬合板、手術模板、臨時假牙…等),能對材料性質的掌握更精細;列印速度也得到顯著提升,印一組三單位樹脂牙橋大約只要 15 分鐘。XFAB 的自訂顏色分層 composite resin 列印是一大亮點,藉由控制多種顏色的比例混和達到顏色調整,不管對於臨時假牙還是 indirect composite restoration 都是一個令人期待的產品。

SLS 選擇性雷射燒結金屬目前還是在大機器大盤子的階段,技工室端應用居多,還未見到能整合到診所端的機器。


5. 瓷塊:複合性陶瓷開始盛行

由於瓷塊是使用減法的切削,任何材料只要能切成方型都能做瓷塊,所以這次 IDS 登場的新瓷塊多為複合陶瓷,比較少單一材料的,例如樹脂加長石的 SHOFU block HC 與 Nacera hybrid,二矽酸鋰加鋁矽酸鋰的 n!ce,原本就有複合陶瓷的 Vita 則是進一步推出了多層色的 Enamic。

進入數位時代,牙醫師們需要認識的陶瓷種類呈指數成長,最重要的還是認識其成分的基本性質,經由成分進行分類後,可以多少整理出各種組合的優缺點。

 


6. 瓷盤:多層次氧化鋯的競爭、Pre-sinter 金屬盤、活動假牙基底盤

純色氧化鋯盤就不用說了,在傳統牙科時代就已經普遍使用的材料,這次 IDS 的地圖隨便點都是賣氧化鋯盤的;相較之下,有幾家廠商推出了高透明、多層次的氧化鋯盤,利用 cubic form 和 tetragonal form 晶型氧化鋯不同比例的混和,達到稍低強度(約降到 800 MPa 左右),但可客製化的漸層美觀,3M Lava 系列推出的 Lava Esthetic 還額外加入了 fluorescent 的效果,讓牙齒的色澤更加逼真。

Sirona 推出了 inCoris CCB 來應付需求日漸上升的複雜贋復物,例如 bar attachment, all-on-4 之類的支架;也有許多廠商推出 Lucitone 199 盤用來製作活動假牙基底作為搭配。

 


7. 下顎追蹤裝置開始起步

受惠於牙科的數位化,實時下顎追蹤終於能直接的應用在牙科範疇,增加設計的可預測性,減少臨床的調整。原本就有的 Sirona SICAT Function 更新了 condyle 位置計算,讓拍不到 TMJ 的小台 CBCT 也能提供些許診斷。

另外,有幾家廠商發表了各自的下顎追蹤裝置,Planmeca 使用光學取像定位眼鏡與下顎;Modjaw 也是類似原理,只是不需要 CBCT,改用一支可光學感應的筆來定位 landmark,3shape 則是提出直接用口掃機取得動態側移紀錄的概念,目前還在開發階段,這些廠商的成果初步看也有不錯的表現。

 

 


8. 擴增實境的 DSD

以往 Digital Smile Design 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要從 2D 的照片轉移到 3D 模型,再轉移到患者口內,經過很多步驟造成誤差;這次有一家廠商利用軟體整合數位模型到平板自拍畫面,可以讓患者看到這個數位模型實際在口內的各個角度,用起來類似韓國的手機 App Snow,目前還在展示階段,landmark 的定位有點問題,但這是一個非常棒的發展方向!


9. 傳統牙科市場的危機意識

除了 GC 推出了自家的口掃機外,幾家專賣印模材的廠商紛紛推出了掃模專用的印模材,提供熱愛印模的醫師一個半數位的選擇,也讓數位活動假牙的製作有了可使用的印模材;其餘廠商也各自推出一到兩款的瓷塊,希望在數位牙科大戰中占下些許的領地;至於還是保持純傳統的廠商,參觀人數就稍微少一點了,不過畢竟會來 IDS 的醫師本來就是想看新東西,所以也很難說。

 


10. 協助整合的代理商開始大量產生

開放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各個步驟之間的調校,醫師不是工程師,發生問題的時候很難自己在這中間除錯,於是開始出現代理商組合配套,使用貼標或是單純協助整合的方式切入市場,例如 Straumann, Up3d, Core 3D Centres 還有台灣也有的 Biodenta Swiss …等。


11. 各大數位牙科系統已經逐漸完成自己的 Solution

3shape 跟 Ivoclar 與 Formlab 的合作無疑得到這次 IDS 的最高關注,同時推出新的 CBCT X1 補足資料取得的部分,總算建立起了自己的 workflow;Sirona 與 Dentsply 的合併不是新聞,這讓他們的業務更加擴展到整個牙科產業,占了全展場的最大面積,這次又與 Avadent 合作,補足了數位活動假牙的最後一塊拼圖;Planmeca 在原本就很完整的工具鏈裡增加了下顎追蹤以及 3D 列印的部分;Dental Wings 則是打算利用 LaserMill 來補足自己缺的輸出部分。基本上,發展得比較完整的大廠,後方整合部分都可望在這一兩年內完成,到時候各廠商的差異性就會減少許多。

 


結論

當 iPhone 跟 Android 手機開始比相機畫素、比處理器速度、比機殼顏色,而不是我有的科技你沒有的時候,就代表這個技術已經成熟了。從這次 IDS 可以看出來,全世界的醫師跟廠商們已經不再對數位牙科抱持著懷疑態度,而是全力往這個牙科的新時代衝刺,根據這次展覽的各大廠進度,我相信在下一屆的 IDS 前,數位牙科就會進入上述的完全成熟狀態。

台灣的醫師們,我們是不是該開始起步了呢?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