► JOIN OUR DISCUSSION

你所不知道的數位牙科
Part I - 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 preparation 嗎?

“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” 你可能會這樣回答。

想像一下,要 prepare 一顆 #26 左上第一大臼齒的全鋯冠,reduction、taper 度、margin 厚度 … 等參數,分別應該是多少呢?

的確,以一個簡單的 single crown 來說,牙醫師每天的常見治療項目,我們應該很了解它才對。

事實上,根據多次 CEREC Asia 在 hands-on 課程所搜集的數據告訴我們,絕大多數醫師在心裡想像的和實際修磨的數據之間,兩者的差距可能會讓你感到非常訝異。

以 occlusal reduction 來說。圖一,是一位醫師以 reduction 1.5 mm 為目標的結果。圖二,紅色區域代表支台齒與對咬牙的距離超過 2 mm,深藍色區域代表與對咬牙距離為 1.5 mm。以視覺上的直觀判斷,我們會覺得修磨量已足夠甚至更多。

圖一、左: 一位醫師以 reduction 1.5 mm 為目標prepare的結果,右: 原始牙齒未修磨前的咬合
圖二 、紅色區域代表支台齒與對咬牙的距離超過 2 mm(佔咬合面40%),深藍色區域代表與對咬牙距離為 1.5 mm(佔咬合面21%)。

然而實際上,某些位置的牙齒修磨量甚至不及 0.5 mm。如圖三,半透明的影像代表這顆牙齒原本的外型,支台齒表面的綠色區域代表與原本牙齒的輪廓距離少於 0.5 mm,深藍色為 1.5 mm,淺藍色則是介於中間。根據軟體的分析結果,證明這顆牙齒的修磨量絕大多數都是不足的。

圖三、半透明的影像代表這顆牙齒原本的外型,支台齒表面的綠色區域代表與原本牙齒的輪廓距離少於 0.5 mm(佔咬合面12%),深藍色為 1.5 mm(41%),淺藍色則是介於中間(47%)。

這個巨大的差距究竟是怎麼造成的?在過去,臨床上只能請病人 ”咬起來”,以視覺來判斷、抑或使用咬蠟來判斷支台齒與對咬牙的距離。但一般的自然牙齒型態,除了咬點有接觸之外,對咬牙之間其實是存在許多的 ”空間” (如圖四),這些空間常常會讓我們高估了自己的修磨量,導致臨床上很容易有 under preparation 的情形發生。

圖四、正常的咬合,對咬牙之間存在許多的 ”空間”

修磨量不足,常常會導致贋復物的厚度不夠,而技師為了避免材料過薄,常會將不夠的區域加厚及加寬,導致咬合面無法呈現良好的 morphology(如圖五)。

圖五、 左: 原本假牙設計的外型,中: 淡藍色區域代表厚度不夠的區域,右: 將不夠的區域加厚及加寬,導致咬合面無法呈現良好的 morphology

現在,藉由數位工具的輔助,我們終於能夠精確測量牙齒在每個點、每個位置的修磨量,進而精進、完善我們的 preparation。然而,修磨量也僅僅是 preparation 眾多的參數考量之一,還有許多如 taper degree、marginal design、marginal thickness、surface quality、margin quality … 等等不同的影響因子。Nordlander 學者在 1988 年的實驗中,讓 8 位 GP 和 2 位 Prosth 專科醫師以 taper 為 4 – 10 度來當作 prepare 目標,猜猜看他們磨出來是如何?

實際上平均的 taper 度大約是 17 – 28 度!你真的了解自己的 preparation 嗎?讓數位牙科來幫你解密吧!

Reference :
Nordlander J, Weir D, Stoffer W, Ochi S. The taper of clinical preparations for fixed prosthodontics. J Prosthet Dent. 1988 Aug;60(2):148-51.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