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今年 3 月 IDS 時就已經發表 CEREC 4.5 ,甚至都出到 4.5.2 了,但相信很多人對他還是相當陌生。究竟和 CEREC 4.4 差在哪裡呢?做了什麼改進,多了哪些新功能?就讓我們花五分鐘透過這顆 single crown 快速了解他!
管理選單
從一開始的選單部分就可以看出差異:

4.4 在管理訂單時要點選牙位、並分別點選修復體類型、研磨機與材料才能進入口掃,因此若同時有多種贋復體如 crown、veneer、inlay 要製作時,在訂單就會令人煩躁。而 4.5 多了自動偵測功能,只需選擇牙位就可以進入口掃,畢竟材料和研磨機不一定是口掃前就能決定的。


口掃
口掃的部分也做了不少改變:
自動裁切:
對於剛接觸口掃的醫師而言,舌頭、臉頰是非常惱人的,因此 4.5 新增了自動去除干擾物的功能。大部分的臉頰及舌頭馬上就會消失在螢幕上,剩下的部分在模型運算後也會消失 (請參考影片一)。除了 CEREC 4.5 之外,CEREC Ortho 和一些其他廠牌的口掃機也有自動裁切功能,但還是建議大家在口掃時儘量避免掃到太多臉頰、舌頭,因為這些可移動的組織可能會影響疊圖的精準度。
影片一、從口掃到模型處理,以及自動裁切臉頰與舌頭。
頰側掃描時 ( 取 bite ),若上顎或下顎有疊合成功,會淡淡地出現在背景 ( 見圖四 ) ,上下顎都疊合成功就會亮起綠勾勾。這個功能讓我們在掃描階段就知道頰側掃描是否成功,不必等到下個階段才知道是否需要重掃。

4.4 以前,掃瞄階段進到模型階段需要等待電腦計算模型,往往需要等到數分鐘;4.5 在掃瞄的同時,電腦就在背景計算模型,大幅縮短了等待的時間 (見影片一)。

3D 模型處理
CEREC OmniCam 在 4.4 版本之前,口掃後所得到的 model 檔案都是給 CEREC 設計軟體與研磨機讀取的專屬檔案格式,而在 4.5 版本之後,model 輸出的檔案格式有了更多的選擇:可以直接匯出 「.stl」的通用檔案格式,並且可以選擇低、中、高三種不同解析度的 .stl 檔案,讓口掃 model 能應用在數位牙科的其他領域,如:模型 3D 列印、T-scan 咬合分析、隱形矯正設計軟體等。
Dentsply Sirona 在 IDS 發表 4.5 支援 .stl 的功能之後, 3Shape 隨後也表示 Trios 即將支援匯出 .stl 檔案的功能,並預計在 2018 年初隨著版本的更新釋出,希望藉由 .stl 的通用檔案來支援更多數位牙科的軟硬體與應用。

進到模型階段後,可以發現 4.5 對於色彩的處理很不一樣。第一眼看上去就會發現色澤和以前差很多,雖然有些 user 覺得變很亮、反光很強不太習慣,但掃同一個模型,4.5 的顏色較為鮮豔、擬真。這是因為 4.5 推出了自動比色的功能,因此顏色的處理需要更精確。而自動比色的功能相信大家都知道,在此就不贅述。

除了顏色,4.5 的模型更加清晰、銳利 ( 見圖八 ),因此更容易判斷 margin 的位置,細緻的表面特徵也較能掌握。

Implant 掃描窗格
在 implant 方面,以往是將 scan post 掃入上顎或下顎的掃描窗格,並且用這個模型去和頰側掃描疊合。但因為 scan post 太長,頰側掃描時常常需要取下,或戴著 healing abutment 掃,可能造成 bite 疊合的誤差。

4.5 增加了 scan post 的掃瞄窗格,因此掃上顎或下顎時可以裝 healing abutment 或是什麼都不裝,就不會因為有長長的 scan post 影響了頰側咬合的運算。

研磨策略
最後卻很重要的一點,以往在 margin 處的研磨策略是:若有 bur 無法磨到的尖銳處,就少磨一些,也就是所謂的 undermilling ,會造成該處些微墊高而需要臨床調整;4.5 的 margin 研磨策略和內冠一樣為 overmilling,也就是有比 bur 尖銳的突起處,就多磨一些,確保贋復體能戴到底。
用說的或許有點難以理解,就讓我們看圖片吧!
為了展示 4.5 研磨策略的改進,我們特別做出了一顆 margin 有尖銳突起的支台齒。由圖十一可以知道,CEREC 4.4 版本的研磨策略選擇忽略,導致整個 crown 被突起的 margin 墊高;而 CEREC 4.5 的研磨策略則是選擇磨穿,雖然在 margin 突起處產生了一個小縫隙,但整個 crown 都能夠 try 到底。

結論
雖然 Dentsply Sirona 沒有推出什麼硬體的更新,但軟體的進步也能帶給使用者全新的感受!
在介紹 CEREC 4.5.2 的更新之前,先讓我總結一下 CEREC 4.5 對於 user 較有感的改變:
- 順暢提升:增加了自動偵測贋復體的功能、掃描時同步計算模型,減少許多等待時間。
- 口掃體驗:自動裁切臉頰等干擾、 bite 疊合成功提示。
- 視覺優化:色彩更加鮮豔擬真、模型更銳利與清晰、自動比色功能。
- 開放格式:口掃完即可輸出 .stl 格式的通用檔案,運用更多樣。
- 植牙掃描:新增 scan post 專用的掃描窗格,避免咬合運算干擾。
- 研磨策略:遇到尖銳處會採用 overmilling ,使贋復體更容易戴到底。
希望藉由更新介紹,讓使用者能快速上手;然而除了帶來的好處之外,研磨策略改變對於醫師 prepare 或技師繪製 margin 有沒有需要注意的? 植牙掃瞄窗格如何運用最好? 這些都會在 CEREC Asia 的課程中進行討論,敬請期待!
李萌 is a member of Sweet Space Dental Clinic and CEREC Asia Training Cent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