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翻譯自陳鉉醫師,原文連結
上週末是 CEREC Asia 的年會,在這個年會中我們展示了整個團隊 2017 年的成果。

在我們分享的幾個主題中,有一個特別受到關注的題目: non-prep CAD/CAM 超薄貼片。

就我個人來說,我對這種 non-prep 或是 minimal-prep 的方式並不是太有興趣,一來運用範圍比較狹窄,二來需要較高的牙齒結構完整性要求。他們同時也需要比一般貼片更大量的技師工作以及技巧;在醫師端, delivery 的前後處理也更具挑戰性且費時。而且老實說吧,我是一個懶惰的傢伙。
另外,大家都知道,陶瓷的研磨有它的極限,是吧?

然而,在那個命運之日,我在 Facebook 上看到了這個友善的挑戰。 這出自於台灣的一位贋復大師,儘管不是使用 CAD / CAM,他經常展示一些令人驚嘆的作品。

「你知道你做了什麼嗎…」
在我看到這些字的同時,我的心就沉了下去。也許是因為我認識某位牙醫,他總是很低調,不會隨便接受挑戰,他叫作曹醫師。
開玩笑的,於是隔天我馬上被自願接下這個「用 CAD/CAM 作出一樣成果」的不可能任務。理論上,我能對我的老闆說不,但我還是希望能有份工作過活。
於是,在距離年會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,我們必須找出作出這種超薄貼片的方法。但多薄才叫薄?
「150 µm 就可以了啦!」
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」

如果你曾仔細觀察瓷塊研磨的過程,粗糙的鑽石用難以置信的速度猛烈撞擊在脆弱的陶瓷上,你會驚訝它竟然可以成功完成最終的贋復物;但並不是所有的陶瓷都能作到,所以第一件事,我們必須知道每種陶瓷在多薄的邊緣下,仍然不會發生 chipping。

經過一連串的散盡家產,該選擇哪種陶瓷種類?以及邊緣該怎麼設計才是最合適的?
我們終於得到了結論。


儘管還沒經過嚴謹縝密的科學驗證,我們測試了十幾種不同的瓷塊,發現 Enamic 的表現最為穩定,對於 200 µm 以下的贋復物尤其如此。
那現在該是把我們的理論付諸實踐的時候了。






不瞞你說,發現 non-prep 貼片竟然也可以是 CEREC 當天完成的項目之一,這點我們也非常驚訝。
我們的教育中心主要任務之一,就是標準化以及優化這些新的工作流程。 因此,儘管這個第一個案例花了我們整整一天來嘗試與失敗,下一個案例我們已經成功地減少了一半以上的製作時間。
從一個挑戰開始,變成一種偏執,再投入團隊的努力,最後成為現實。
我謹代表 CEREC Asia,感謝所有為這個有趣專題貢獻的瘋狂牙科相關人士們。
– Adjunct Attending physician of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Prosthetic Dentistry Department
–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Prosthetic Dentistry, ROC TAIWAN
– Specialist of Taiwan Academy of Digital Dentistry
– Lecturer at CEREC Asia Training Facility